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冬灌方式對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
冬灌方式對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
來源: http://m.szqiandai.cn 類別:行業動態 更新時間:2014-12-11 閱讀次
冬灌是青銅峽灌區普遍采用的一種傳統灌溉方式,是在越冬前、作物收獲或翻耕后的一次非生長季儲水灌溉。灌區每年的冬灌一般是在10月下旬開始,至11月底結束。灌區冬灌面積大,用水多,根據每年天氣情況必須在小雪前灌完,以免停水耽誤灌溉或田面結冰,影響來年春播。
冬灌對越冬期冬小麥水熱狀況的影響,通過建立越冬期土壤凍融條件下土壤—大氣連續體的水熱傳輸模型,驗證并模擬了北京地區冬灌對越冬期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得到冬灌具有儲水和保持土壤水分作用的結論。大田冬灌不同農田處理措施在寧夏引黃灌區的研究很少。
為節制閘控制的自流引水灌區。種植作物以玉米和麥套玉米為主。灌區屬黃河河套沖積平原,土壤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布,灌淤土、重壤土干容重1.43g/cm3,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中等。
另外凍結能夠保護土壤水分、減少土壤水分的結論已經在郭占榮等的試驗研究中得到證實。免耕且玉米茬覆蓋處理的含水量比秋耕耙耱一次處理的土壤含水量高9%左右。凍土液態含水量觀測值與實際值會有一定差異,但是同一土質、相同溫度情況下,剖面上的含水量變化趨勢是一致的。土壤儀器http://m.szqiandai.cn
冬灌對越冬期冬小麥水熱狀況的影響,通過建立越冬期土壤凍融條件下土壤—大氣連續體的水熱傳輸模型,驗證并模擬了北京地區冬灌對越冬期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得到冬灌具有儲水和保持土壤水分作用的結論。大田冬灌不同農田處理措施在寧夏引黃灌區的研究很少。
為節制閘控制的自流引水灌區。種植作物以玉米和麥套玉米為主。灌區屬黃河河套沖積平原,土壤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洼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布,灌淤土、重壤土干容重1.43g/cm3,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中等。
另外凍結能夠保護土壤水分、減少土壤水分的結論已經在郭占榮等的試驗研究中得到證實。免耕且玉米茬覆蓋處理的含水量比秋耕耙耱一次處理的土壤含水量高9%左右。凍土液態含水量觀測值與實際值會有一定差異,但是同一土質、相同溫度情況下,剖面上的含水量變化趨勢是一致的。土壤儀器http://m.szqiandai.cn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種子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 下一篇:糧油金融屬性的轉變模式
推薦儀器
最近更新儀器
相關行業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