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國農業儀器網 > 行業動態 >林地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動態
林地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動態
目前的生態環境仍然存在林種結構單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差的狀況。近年來,不少地區的榿柏混交林逐漸向純柏林演化,由此出現生態環境退化現象,水土流失再度趨于嚴重,據觀測,亞高山針葉林持水能力達2500~3000m3/hm2。為進一步認識榿柏混交林,探討其土壤水分和調蓄動態變化特征。
林地觀測土層(0~60cm)不同部位在一年中的土壤水分變化如圖1所示,看得出林地不同月份的土壤持水量變化不大(在15%~25%左右),不如林區耕地土壤水分的年變化明顯,但變異較大;坡頂的變化稍微明顯一些,但沒有明顯的規律;坡中的大致呈峰型變化,峰出現在7~9月。
坡頂的年均含水量較坡中的少,但其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59)。依此我們認為,變異大的原因是測定日期的固定(每5天),不能反映林地土壤接納雨水后的變化特征;坡頂變化大且不規則是其受外在氣象條件的影響較大。
觀測了雨后不同日期林地的土壤水分變化特點:坡頂雨后土壤含水量總體上呈減少趨勢,只是30cm和50cm處呈減少—增加—減少趨勢;坡腰與坡頂變化有較一致的形態,只是波動小一些;坡腳含水量在雨后9天內,總體上呈增加趨勢,尤其是50cm處,30cm處的變化形態與坡腰的相似。這基本上反映了林地土壤水分的下滲規律。土壤儀器 http://m.szqiandai.cn
- 【中國農業儀器網】聲明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 上一篇:沙芥屬蔬菜種子的脫水速率闡述
- 下一篇:建立完善種子市場信息系統3大方法









